微生物制剂常见于富营养水体的治理工作中,它到底起到了多大作用?在微生物的选取上有何不同?与水生植物尤其是沉水植物相比,在生态修复中,到底谁的角色更重要?海畅清环保带大家一起来了解下吧
脱N微生物
除P微生物
脱N微生物:脱氮过程以硝化作用、反硝化作用最为重要。硝化作用主要分为2 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由亚硝化杆菌、亚硝化螺菌、亚硝化球菌等将 NH3 氧化为亚硝酸盐;第二阶段是硝化杆菌、硝化球菌、硝化刺菌等将亚硝酸盐进一步氧化为硝酸盐。
除P微生物:富营养化水体除磷主要用沉淀除磷,而絮凝剂(如PAC)是沉淀除磷中的重要方法。
另外,具有生物絮凝作用的微生物也可用于除磷,主要有芽孢杆菌、不动杆菌、专性厌氧的脱硫弧菌、假单孢菌、产碱杆菌、黄杆菌、无色杆菌、微球菌、动胶菌等。在水体磷循环中微生物使水中的溶解态磷被悬浮颗粒吸附形成颗粒态磷,经凝絮作用转为沉淀,为去除水体中富集的磷元素提供有力帮助,有效地降低水体总磷含量。
由表可见,虽然沉水植物通过直接吸收氮、磷占水质TN、 TP去除率的比例不高,但通过促进植物体吸附、 改善生境提高水体微生物转化等增效作用较为明显,也即是微生物起到了较大的净化作用。